航空大型勘验扼制标牌的体系构架
事件处理矢量地图绘制有一系列参考基准,地图相关操作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这些基准(浏览会改变视窗中心点、用户在图中点选会指定新的焦点元素、缩放会改变比例尺等),而基准的变化在地图重绘时反映出来。所以可采用在绘图基准上建立监听器的方法来实现部分事件处理(封装各种基准变量,对外提供单一访问方法,在方法体内部生成并抛出基准变化事件,由注册在变量上的监听器捕获并处理)。这种基准驱动、图层监听的观察者模式使得结构清晰,易于维护,同时有效地分离了各层代码,易于扩展,也符合“图层自主”的设计思想。
监视模块设计监视数据经过前端处理(误差校准、数据融合)后,以二进制数据流形式传入,平台将根据协议解析出消息内容,并据此对图层元素做相应处理(创建、更新或回收),再刷新显示。监视模块工作流程如所示。
下面几点在模块设计与实现时需要注意。
1)动态图层表示要求图层形象易读、信息明确简练,使用者能迅速了解目标状态。飞机图标可指示方向,尾部的定量点迹表示以前的飞行轨迹;标牌按规要信息,为防遮挡,选中标牌后高亮并可以灵活拖动。
2)动态图层快速索引动态图层会被频繁引用,快速索取能力很关键,目标数量越大越明显。设计时需从索引模式、索引流程和存储结构多方面优化,维护快速查询表,建立地理区域、图形网格与目标的交叉索引都是备选方法。
3)多线程控制数据流解析、数据录播和地图绘制都是单独的线程,在监视时常并发运行。同步控制、资源占用控制、健全的异常处理机制都非常重要,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。
关键技术研究响应速度是电子地图最重要的性能指标,而矢量地图绘制包含大量计算工作,若不经优化,地图响应很慢,时延明显;应用于监视领域的电子地图要处理大量高动态的目标,即使有理想的响应速度,高频率刷新也会让系统不堪重负。
基于图层自主的多级过滤技术图层有多种分类方式:按专题图层方式,如航班层、航路层、河流层等;按显示特点分有地理信息层、情报信息层、动态层和特效层,如所示;按级别分单体图层、集合图层和总图层。多样的分类方式使得地图绘制更灵活。
|